现场:12岁女童不吃不喝疑似精神分裂
周五中午11:20,美华(化名)和小伙伴们来到饭桌旁,其他小朋友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后,美华楞楞的在护士的搀扶下坐在了唯一的空位上。
的午饭是红烧鸡腿、鸡蛋木耳炒蒜苗和微辣萝卜丝,喷香的饭菜让小朋友们的“十指大动”,但美华却转过身,将头埋在胸前,喃喃自语着。呆滞且黑瘦的脸蛋上不经意间流露出些许惊恐和无助明显不是12岁少女该有的神态。
这是北京安定医院儿科病区的日常一幕。刚刚过去的24小时内,新入院的美华都未与医生护士说过一句话,她不吃不喝,偶尔的自言自语也让人无法听懂。经验丰富的护士长王久英告诉记者,美华很有可能是精神分裂,因为这类病症中幻听和与“另一个世界”对话是常见的表现,拒绝吃饭则是因为认为“饭里有毒”,但确诊仍须进一步观察和医学检查。
探因:病因世界无解多由遗传环境等致发病
今年21岁的海帆(化名)已经像其他毕业季的大学生们一样在找工作了,但3年的那场“遭遇”让这个家庭仍心有余悸。那一年,刚上大一的海帆在和女友分手后,把自己隔绝于世界之外,终日将自己封锁在卧室内,在那片“别人进不去、他也不出来”的小天地里,他或癫狂,或痴睡,或幻想,或绝望。
整整两年,海帆的吃喝拉撒都在这个方寸之间,每到饭点,海帆妈妈就从三层的邻居家将饭盒用绳子吊到他的窗口前,吃完再将饭盒“吊上来”,不见人、不说话、不思考,2年的“闭关生活”让海帆变了个人,长长的胡须和头发混在在一起,“像个野人”。
被父母强行带到医院时,海帆的样子着实让崔永华吓了一跳,经过仔细观察和全方位的检查,终确诊他患的是青春期抑郁症,而不是其他医院给出的让全家人崩溃的答案——精神分裂。3个月的医学、用药、绘画、音乐等结合治疗后,海帆顺利度过了急性期,且慢慢的好了起来,在护士长的“任命”下,他成了病区内的一名“志愿者”,帮助新入院的小患者做一些生活自理能力辅导、运动治疗、带着大家做游戏等。
如今的海帆待人接物彬彬有礼,已经毕业的他正在老家山东淄博找工作,因为病情稳定,再服药一年就可以停药了。
业内医师认为,精神疾病的病因在世界范围内都无法明确,多是由遗传、环境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共同发病。但探寻海帆的发病轨迹,除了一次失恋导致的沮丧抑郁外,与父亲关系的多年不和也被认为是原因之一,原来,海帆的父亲是一名大学教授,在对海帆的教育中也多以不怒自威的形象出现,缺少父亲该有的慈祥和关爱。
崔永华介绍,儿童期情绪障碍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关系密切,包括儿童强迫症、恐怖症、焦虑症、抑郁症等症状约占全部儿童及青少年的5%左右,在安定医院接诊的病例里,这类患者则占到总接诊量的15%至20%。作为常见的一类儿童心理问题,儿童期情绪障碍的发病年龄从5、6岁到17、18岁都有,常见的年龄是10岁至16岁,“这也是现在很多小孩上不了学的主要原因”。
趋势:每100个孩子中10至20人有精神问题
当被问及常见的儿童精神病有哪几种时,崔永华特别纠正是“儿童精神疾病”。他介绍,儿童精神疾病有很多种,轻症包括儿童多动症、儿童抽动症、儿童孤独症、儿童期的情绪障碍等,重症则包括精神分裂症、抑郁症、儿童双向情感障碍等,“一说精神病就是大家印象中的‘疯子’一类的疯狂行为的人,这很不准确,会给大家造成错觉和误导,自然也会对所有有精神疾病的孩子造成歧视和偏见”,这里说的儿童也包括青少年。
根据近年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,我国儿童心理精神障碍为10%至20%,严重精神病占比达3%。崔永华说,近几年,本市儿童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提高,平均每100个孩子里有10到20人存在精神问题,作为我国儿童精神疾病诊疗专业威望的医院,安定医院儿科的年接诊量已经飙升至8万人次,比五年前增加了3倍,有22个床位的病区也由过去的“住不满”变成了现在的“住不上”——尽管平均住院周期只有1个月。
病房的走廊里,贴满了孩子们的手工和绘画作品,在护士长王久英看来,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,孩子们逐渐恢复了对家的渴望和对回归正常生活的希冀,就像一朵朵被阴霾笼罩了的花朵重新感受到了阳光的温度。
探索:专业训练帮孩子尽早回归学校
“性格决定命运,7岁以前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,如果不及时治疗,成年后将存在重大隐患”,对已经在儿童精神疾病方面工作20年的崔永华来说,看着度过急性发病期后的孩子们一次次复发是为心痛的事,在上周四收治入院的5个孩子里,就有2个是第三次发病。
崔永华认为,对患有精神疾病的孩子来说,专业的训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,它既能巩固治疗效果,也能帮助孩子们恢复因疾病导致的部分社会功能缺失,是孩子们尽早回归到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“桥梁”。
今年,崔永华的心愿实现了,在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风向标指引下,他构思多年的旨在对有精神和心理问题的孩子们进行训练的基地——北京心灵彩虹心理成长中心正式开办,这也是许多家长们期盼已久的事。
游戏、运动、知识、辩论、读书、故事会、美术、电影欣赏……如今,安定医院的儿科病房也在极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空间,像学校一样,这里周一到周五的课表也填满了。
“亲爱的奶奶,爸妈,以及所有关心我的家人:自从有记忆以来,我都不曾做过什么回报亲人的事情,甚至对亲情嗤之以鼻,现在想来真是无比懊恼。这一次住院治疗让我顿悟了,也改变了心态,人生路漫漫,还好我及时意识到了亲情之深切,还好有你们,我的家人们,对我仍怀有希望并接纳这个全新的我。当家人经历苦闷艰辛时,家庭就是温暖可靠的避风港,俗话说,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,这难道不是对家人贴切的描述吗?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