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笑抑郁症:不是所有的抑郁都挂在脸上!有这样一个很悲凉的故事:
一个得了严重抑郁症的人去看医生,医生建议说:“近我们城里来了一个特别幽默的人,已经在街上讲了三天笑话了,所以全城的人这几天都过得特别开心,我建议你去找找他。”
这个人说:“我就是你说的那个特别幽默的人。”
所以难以理解的是他怎么会患有抑郁症呢?喜剧大师卓别林其实也患有抑郁症。不仅如此,憨豆先生、金凯瑞、罗比·威廉姆斯这些著名喜剧演员也都受过抑郁症这条黑狗的折磨。
我们常见的是性格内向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,可为什么一些看上去很阳光,很幽默的人也会患有抑郁症呢?性格与抑郁症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?
Part.1
看起来很幽默的人为什么也会患抑郁症?
性格是一个人对外界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。由于性格是人格的一部分,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,所以带有道德和价值评判的意味。心理学中往往用人格这个术语来代表我们平常所说的概念,这也是我们只听说过“人格理论”却没有听过“性格理论”的原因。
“微笑抑郁”的危险之处在于,你根本无处得知它的存在,就更不要提治疗。
除非患者主动求医,否则很难被人察觉。
谁又能想到,一个每天给你讲段子的家伙,可能会是抑郁症患者?
比如:前面我所说的喜剧大师卓别林。
卓别林不是个例,很多为大家带来欢乐的喜剧演员都曾表示患过抑郁症。
幽默与抑郁未必成反比,无论你有多高的喜剧天分,都有可能患上“微笑抑郁”,而“微笑抑郁”一旦形成,如果不能及时调节,就会越积越多,终火山爆发,一发不可收拾。
回到我们原来的问题,为什么看起来幽默的人也有可能得抑郁症?
这与他们压抑自己的情感有关。这一点在喜剧演员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。
与普通人相比,他们需要苦心孤诣地钻研更多笑点,但这个过程是孤独甚至痛苦的。
长此以往,他们体验快乐的感觉会下降,进而产生厌恶感,也因此更容易得抑郁症,或是精神分裂、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。
而对于那些生活在我们周围的“微笑抑郁”者,他们更多的是习惯了在别人面前微笑,或是逗别人笑。
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会获得一种安全感,保证自己真正的情绪不外泄。他们不愿甚至不敢去承认自己会难过。在他们眼里,悲伤、流泪都是一种“软弱”的表现。
此时的微笑不再用来表达自己喜悦的工具,而是对内心悲伤的一种掩盖和证明。
有人说,眼见为实,但未必,就像“微笑抑郁”。
我们要清楚,“微笑”分很多种:可能是发自内心,也可能只是逢场作戏,我们很难区别其中的真伪。
有的人微笑不一定是出于心底的快乐,而是受到某种后天的约束,或是自我意识的压抑。
如上文的毛毛,从小就被教育不可以随意把消极的情绪展现出来,要尽可能的去考虑别人的感受,结果一再压抑,直到后关头全部崩盘。
所以,微笑不一定是抑郁的克星,他们也可能是一体双生。
Part.2
性格和抑郁症之间有关系吗?
首先,人格和抑郁症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
很多研究都发现,抑郁症患者往往在神经质维度上得分很高,而外倾性和尽责性维度得分很低。这就说明情绪不稳定、情绪调节能力差、不爱社交、容易自我封闭的人就很容易患上抑郁症。
但是,人格特质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牢固。
首先,神经质得分高和外倾性得分低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,这只能说明这一类人属于抑郁症易感人群,相当于是他们对于抑郁症的“免疫力”较差,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,更容易得抑郁症。
其次,一些研究表明,一个人的抑郁症被治好了或者变严重了,他/她的人格也不一定会随之改变。这也解释了抑郁症总是会反复发作的原因,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导致抑郁症的因素可能还有很多,例如挫折、压力和应对方式等。
Part.3
从性格上看属于抑郁症易感群体,
该怎么办?
没有人愿意换上抑郁症,被它折磨的痛苦不堪。但确实会有一些人,他们天生就比别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。
这其中有很多很复杂的原因,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患有抑郁症;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是性格敏感,容易多愁善感;还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从童年起就遭受了很多困难挫折和压力,这些原因无一例外都会让他们比别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。
容易患有抑郁症的人有哪些呢?
新闻媒体对大学生、媒体人、官员等群体出现自杀事件的报道甚多,于是很多人认为大学生、媒体人、官员群体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。也有人认为白领工作节奏快、压力大,是抑郁症的易发群体。其实这些都是对抑郁症的认识误区。
事实上受教育程度低、经济条件差,同时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的人,才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。他们缺乏社会资源,容易陷入无助的境地,抑郁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变转换为重度抑郁症,甚至出现自杀行为。反而大学生是自杀行为发生的低危人群,他们有较多条件可以缓解负面情绪,而农村年轻女性才是高危人群。
但不用过于担心,抑郁症易感性更高,并不代表你们一定就会患上抑郁症。相反,通过很多方法都可以降低患上抑郁症的风险。
首先,性格虽然是天生的,但却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很多追踪了被试几十年的研究表明,尤其是在50岁之前,性格都是在不断改变的,年龄越小,可塑性也就越强。
其次,外倾性得分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并不像神经质得分那样稳固。很多研究发现,外倾性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比较弱,已经患上抑郁症的人倾向于自我封闭,但内向的人并不一定就会有更高的风险患上抑郁症。
抑郁症者心理:“我像是被隔离在一个透明而孤立的空间里”。抑郁症患者即使在人群中说说笑笑,但是内心却是非常孤独悲伤。他们在人群中笑的有多灿烂,内心就有多痛苦。
很多抑郁症患者是因为失眠、胸闷等症状到医院就诊,很少有人告诉医生自己是情绪不好,诉说自己抑郁似乎有一种“羞耻感”。
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抑郁症患者中只有10%的人寻求帮助,其中一半到医院看病,这其中又只有2%~3%到精神科就诊,其他人由于患病的“羞耻感”,倾向于认为自己患的是躯体疾病,辗转于结合医院的门诊,而不愿意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。
其实,抑郁症就像“感冒”一样,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,直面自己,寻求专业的帮助,才能获得。
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
请你时刻关注自己精神健康